要闻动态

Campus Briefs

应用经济学院举办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2025年学院银龄教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10-28 阅读量:

10月24日,应用经济学院在敦品楼710会议室举办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2025年学院银龄教师座谈会,学院院长王先庆,学院党委书记张泽彬,副院长陈喜强、康艺之、董思雁出席活动,学院系正副主任、专业负责人、学院银龄教授参加会议。活动由王先庆院长主持。

活动首先由学院副院长陈喜强教授就上年学院在科研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阐述。陈副长指出上半年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一是确立了“湾区所需、产业所向”的特色发展方向,聚焦产业贸易、产业金融和产业数字化;二是成功申报了多项课题,包括教育部课题、国家级课题和政府重大项目;三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完成了多项横向课题和决策咨询报告;四是推进平台建设,申报了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建设基地和国际经贸安全研究中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位银龄教授的研究成果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还有多部教材著作即将出版。

学院党委张泽彬书记就学生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做了汇报。张书记指出学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开展了五期产业素养训练营,帮助学生熟悉电商直播等实践技能。同时,学院组织了“师生走进图书馆”读书分享活动,邀请多位教授为学生开设小灶。

学院副院长康艺就学生实践及产教融合方面规划做了阐述。康副院长提到在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学院建立了严格审核机制,由学术委员会教授把关选题,每位教授指导2-6名学生,确保论文质量。此外,学院还定期组织企业实习巡查,教授们亲自前往学生工作地点进行指导。在产教融合方面,根据学校“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科技园,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运营。一方面会加强校企合作,引入更多企业资源;另一方面会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更科学的实践教学闭环。计划在创新创业领域引进更多高端学科竞赛,发挥教授们的专业优势,带领师生在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同时,也在积极筹备产业研究院,深化产学研合作。

学院副院长董思雁指出学院建立了教授与青年教师结对机制,通过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方式,让教授们成为年轻教师的领路人。在教学创新方面,鼓励教授们带领青年教师开发更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将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目前,个别教授承担系主任工作,直接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授们发言

接着,教授们就任职以来,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指导青年教师做科研,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心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授们一致认为,大学教师就是要深入实践,做学术研究,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只有深入研究,亲自实践,才能把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搞清楚,才能把真正本领传授给学生,培养社会有用、急需的人才。教授们提到,目前学院的整体学术成果,学术研究水平比较缺乏,但是,经历了一年来的努力,学院组织的研究团队,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氛围不断提升,成果也逐渐显现,后期大家一起努力,为年轻教师提供搞科研、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创新条件和平台,共同把学院建设好。

最后,学院王先庆院长作总结发言,王院长指出本次活动围绕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及教学管理展开,重点讨论了学院上半年的科研进展、课题申报、社会服务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并强调了教授们在教学创新、学生指导及科研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会议还提及了学院在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及学生实践教学方面的规划,鼓励教授们继续发挥经验优势,支持学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学院将致力于打造“家一样”的工作氛围,通过工会活动、体育交流等方式增进教师间的联系。在生活保障方面,为住在学校的教师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特别注重发挥每位教授的专业特长,实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个性化发展策略。同时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机制,教授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寻求帮助。学院还定期组织教学经验分享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图文/应用经济学院 赖苏彬 责任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