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我校在明德楼107报告厅召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召开。陈春发副校长、李红英副校长、柳贵东校长助理、张国安校长助理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中心、产业研究与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负责人,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副科级及以上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纪秋颖教务长主持。
纪秋颖教务长主持会议
一、拥抱变革:AI重塑教育生态,虚实共生开新局
传媒学院孙玮院长以《虚实共融:AIGC重塑教育生态》为主题,揭示AI对教育本质的重构。
孙玮院长作主题报告
“从‘知识传输’到‘能力跃迁’,AI正推动教育主体系统性变革!”孙玮院长以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跃迁为例,点明三大趋势:(1)技术革命:精度训练使算力效率倍增,百万级上下文处理从理论走向课堂;(2)范式颠覆:AI驱动的“虚拟匠人”激活非遗文化传承,苏绣、陶瓷借AIGC破圈新生;(3)教师进化:教师核心竞争力在于驾驭AI工具,培育学生批判思维与创新素养!
报告引发全场共鸣,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拥抱AI不是选择题,而是教育者的必答题。
二、专业重构:数据驱动人才培养“智”升级
工商管理学院殷明博士展现AI如何重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链条。
殷明博士分享现场
1.产业需求智能画像:专业团队利用AI分析1200份岗位招聘数据,锁定2025年HR人才能力跃迁培养目标;基于30项工作任务拓扑图,构建“价值正·业务熟·技术广·实践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维素养模型。
2.课程体系动态焕新:新增《Python人力分析》《AI伦理与治理》等前沿课程群,选修模块按HRBP、HRTech、服务外包精准分流;同时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嵌入跨境企业管理实战,《劳动法概论》融入湾区劳动法规案例库。
殷明博士强调,AI是人才需求的“动态CT扫描仪”!
三、课堂革命:AI点燃教学“融”创新
建筑工程学院张静老师以《中外建筑史》课为例,展现AI如何破解教学痛点。
张静老师分享现场
以课程当中第六章第三节“私家园林基本设计手法”为例,从抽象到具象,张静老师教会大家如何利用AI破壁传统教学:(1)设计可视化:引导学生用建筑垂类AI平台“老王大模型”生成寄畅园理水方案,对比AI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方法,直观领悟“隔而不塞”设计精髓;(2)跨学科实战:指导学生用Gemini生成园林建筑实例,从教师专业讲评与AI分析评价双轨并行实战分解,Tripo构建3D模型,实现“文化传承-技术应用-成果转化”闭环。
纪秋颖教务长指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AI与OBE双向赋能,以智能技术为引擎,以成果导向为罗盘,点燃课堂革命星火,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生态攻坚:锚定一流专业建设“创”突破
陈春发副校长总结了本学期教学工作,感谢全体教师努力协作圆满完成2025年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肯定了各专业在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先行先试方面做出的成绩,发布了《构建“AI赋能·质效双升”教育新生态》战略倡议,部署三大攻坚任务。
陈春发副校长总结讲话
1.靶向突破:学校的省级一流专业实施“挂图作战”,加快建设,冲击国家一流。学校各专业至少建成1门AI金课;
2. 课堂生态重构:打破“教师-教材-教室”中心壁垒,将实现“AI助教-数字人导师-学情预警”全链覆盖;
3. 产教融合升级:与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共建元宇宙实训基地,开发“AI+微专业”学分银行,每门培育课配套虚拟实验项目+企业案例库。
陈春发指出“教师要做‘学习架构师’,学生要成‘创新调度者’!”全校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在AI赋能教育的新赛道上全速前行!(图/教务处邵舒敏、张嘉明 文/教务处吴良勇 责任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