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的关键时期,广东白云学院迎来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建筑科技成果。一项由广州轻钢建筑集成研究院建筑学教师团队领衔,联合各企业共同完成的《轻钢集成海岛建筑智能设计研究报告》,于2025年7月成功登记为广州市科技成果,标志着该领域研究取得阶段性重要突破,并将于近期正式申报广州市科技成果奖。
聚焦海岛挑战,解锁空间瓶颈
随着海平面持续上升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拓展海岛空间成为缓解陆地压力的战略方向。传统建筑模式在海岛高湿、高盐、多台风等严苛环境中面临巨大挑战。该研究精准锚定轻钢集成建筑技术的独特优势——卓越的耐腐蚀性、强大的抗风浪能力、模块化快速建造,系统探索其应用于海岛人居环境的巨大潜力,为可持续、韧性海岛社区建设提供创新技术路径。
三大核心技术,为海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报告的核心创新凝结为三大关键技术:
1. “海岛堡垒”:装配式阳台耐蚀钢卷门技术
聚焦海岛频发风暴潮威胁,该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装配式轻钢建筑外围防护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建筑抵御极端天气能力,保障居民安全。
2. “自然之息”:通风降噪耦合构件技术选用法
创新性地提出将自然通风效能与噪声控制需求相结合的构件选型与设计方法,优化海岛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降低能耗。
3. “阳光价值”:建筑遮阳-光伏一体化(BIPV)系统
针对海岛强烈日照,研发了与建筑立面设计深度整合的光伏遮阳系统。该系统根据建筑朝向与遮阳需求智能布局,在有效遮蔽烈日的同时高效转化太阳能,实现建筑产能与节能的完美统一。
产学研协同,驱动绿色未来
项目负责人贺恋副教授指出:“此项成果是高校智慧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的结晶。它不仅填补了轻钢集成技术系统化应用于海岛特殊环境的研究空白,其核心技术更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前景,有望为我国海岛地区发展绿色、低碳、韧性建筑提供有力借鉴。”
该成果的成功登记,为后续技术推广、角逐更高级别科技奖项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广东乃至全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拓展可持续生存空间、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贡献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图文/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责任编辑曾进、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