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我校白云大讲堂第一百五十八讲在我校儒学堂隆重开讲。莅临本次讲座的嘉宾是广州图书馆社会活动推广部副主任付跃安老师。本次讲座由我校学生会及团委主办,吸引了众多同学慕名前来。
付跃安老师分别从移动阅读的内涵、媒体类型、意义、场合、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提及移动阅读的内涵,付老师称移动阅读又称碎片阅读,是指利用各种零碎时间所进行的阅读。例如巾箱本或口袋书。以名人名言逸事为诫,老师希望我们能充分利用好闲暇时间。如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无时不刻的读书。其次,付老师谈及移动阅读的媒体类型,一是纸质移动阅读,舒适却又笨重,阅读量有限;二是数字移动阅读,即是手机移动设备的读书APP,方便、可读量大却需因人而异,有些人不喜欢。同时,老师引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中心在中国儿童与美国儿童课外阅读调查得出,在相同价钱的情况下,美国儿童读书量是中国儿童的六倍来阐述其意义。他指出,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自己想看的书,并提高阅读内容的应用价值,这便是其意义。据亚马逊发表权威数据显示,群众会在各闲暇时间看电子书,其中睡前,周末居多。
付老师指出移动阅读具有以下一系列环境特征。第一,阅读时间的碎片化;第二,环境的干扰;第三,网络条件不稳定;第四,在公共场合阅读易分心。最后,付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几款好用的读书APP
移动阅读,在利用零碎时间的基础上,有利于大众响应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的号召。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利用业余琐碎时间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爱日惜力、分秒必争,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
付跃安,男,1974年生,博士,研究馆员,现在广州图书馆工作,任社会活动推广部副主任,负责数字图书馆建设;兼任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理事、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出版编辑委员会委员。先后多次组织图书馆业务知识辅导,并多次参与组织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负责广州市数字图书馆统一门户和《广州大典》数据库的开发工作,获得原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的亲笔批示。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10余部,主持或参与部、省、市课题近10项。论文多次在学术研讨会上获奖,曾荣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文/校记者团邱曼云 图/校记者团朱铭乐)
广州图书馆社会活动推广部副主任付跃安在作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