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Campus Briefs

我的科研之路——如何做科研——华南农业大学李震教授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11-17 阅读量:

11月14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李震教授在至善312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我的科研之路——如何做科研”的精彩讲座。主讲人李震教授为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本次讲座由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曹玉华院长主持,西校区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工学部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工程试验中心的教师踊跃参与讲座。

图片 1.png

精彩分享

讲座伊始,曹玉华院长代表全体教师热烈欢迎李震教授的到来,借此机会,李教授也介绍了自己的履历,以及从自己的科研实践经历中对关于“如何做科研”进行了深刻讲解。刘教授主要围绕课题研究、项目申报和项目结题三大核心要点展开,为我们指明了科研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图片 2.png

认真听讲

李震教授首先强调了在课题研究中找准研究方向的重要性。他指出,作为科研人员,教师需通过阅读大量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文章,总结每篇论文、期刊的精华,从而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同时紧跟当前的研究热点,进而确定研究方向。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应遵循五大原则:实际贡献原则,即研究应致力于解决科学或技术问题;多方合作原则,鼓励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以拓宽研究视野;越做越宽原则,避免陷入过于狭窄的研究领域;可行可及原则,确保研究既科学可行又现实可及;持之以恒原则,坚持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不断深耕细作。

随后,李教授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实施调研、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资料,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理论分析、试验补充、实践或依托工程验证,分析研究并整理阶段成果,以及最终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操作性方案或物化成果。他强调,每一步都需严谨对待,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项目申报环节,李教授指出,一个成功的项目申报需要明确立项的意义和必要性,阐述研究背景,包括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的现状。同时,还需详细规划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明确预期结果和目标创新点。此外,研究基础(如单位、人员等)、研究期限(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和项目完成期限)以及经费预算也是项目申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后,在项目结题部分,李教授强调,结题报告应清晰回答三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他指出,结题报告不仅是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更是对研究成果的有效展示和检验。因此,在撰写结题报告时,应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以及主要过程,同时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李震教授的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多位老师积极与李震教授进行互动。李震教授针对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李应果老师提出的“如何确定课题方向”这一关键问题,给出了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他强调,将课题研究方向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致力于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科研活动实现社会价值、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讲座的尾声,曹玉华院长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特别强调了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保持知识更新,最终实现理论创新与成果输出的重要性。她鼓励教师们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保持前沿技术的掌握和知识的持续更新,注重理论深度与理论创新,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输出。教师们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还能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梁小冰 图/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谢迎莹 责任编辑赵利兴)

图片 3.png

曹玉华院长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