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的精神,扎实推进“双百行动”校地结对共建工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5年7月25日至8月3日,广东白云学院教育学院“助梦启航”实践队深入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开展了“双百筑梦·助学同行——国家资助政策进山塘”专项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将国家资助政策精准送达山塘镇千家万户,力求政策宣传无死角、服务帮扶有温度。
助梦启航宣讲团开展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行活动
精心组织,校地联动强保障。活动开展前,教育学院高度重视,组建了由指导老师带队、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等多个专业优秀学生构成的“助梦启航”实践队。团队提前与清新区双百行动服务队、山塘镇政府密切对接,充分利用“双百行动”建立的校地帮扶网络和既有场地资源,确保活动高效有序。实践队成员接受了系统的国家资助政策、沟通技巧及安全培训,为深入乡村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实践队指导老师前往山塘镇政府沟通活动相关事宜
设点宣传,精准答疑解困惑。实践队在山塘镇集市、综合文化站、龙舟文化广场等人流密集处设立“资助政策宣传点”。队员们悬挂醒目标语、张贴政策海报,向过往村民及学生发放编印的资助政策宣传手册。团队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学生解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流程和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案例消除政策盲区。指导老师现场坐镇,凭借丰富经验解答疑难,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图:实践队在山塘镇设点宣传
入户走访,纾困解难递温情。针对低保等特殊困难学生家庭,实践队采用“靶向入户”模式。在山塘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村委干部及村社工的协同引领下,指导老师和队员们逐户走访。他们与学生及家长促膝长谈,深入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困难,精准匹配适用的资助政策资源,介绍个性化的“政策适配方案”。走访中,队员们不仅详细解读政策,更着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安心向学,强调教育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通过入户精准对接,为困难学子家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申请指导,有效消除了“上不起学”的顾虑,增强了学子求学信心。实践队还为受访家庭送上了生活慰问品,进一步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与高校师生的温暖情谊。
图:实践队协同当地扶贫工作人员、村干部和社工入户走访
特色支教,寓教于乐。团队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势,在山塘镇文化站和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支教与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特别为镇政府年轻干部开设了特色非遗文化体验课,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引入教育改变命运及国家资助支持的话题。队员们还前往山塘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弘扬传统美德,并向关注孙辈教育的老人群体宣传助学政策。此外,团队还组织专业心理团辅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同时,暑期防溺水、防诈骗、防基孔肯雅热等专题安全教育讲座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并在课堂间隙或课后穿插讲解国家资助政策,强调安心学习有保障。通过将政策宣传深度融入非遗体验、心理关怀、敬老服务和安全教育等特色活动中,寓教于乐,形式新颖,更易被接受,有效深化了宣传效果。
实践队开展特色活动
云端助力,线上宣传扩影响。为进一步深化宣传效果、突破时空限制,实践队后续将精心策划并制作系列“国家资助政策科普”短视频,采用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清晰介绍各项资助政策要点和申请指南。通过“双百行动”既有帮扶网络广泛投放传播,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面,为当地家长和学生提供便捷的线上学习渠道,持续在帮扶网络平台传播。同时,着手孵化本地大学生、教师成立“粤北助学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设立“双百助学驿站”,为构建山塘镇资助政策宣传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队成员制作资助政策科普短视频花絮
“双百筑梦·助学同行”专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广东白云学院深化“双百行动”、践行高校社会责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将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雨露精准洒向山塘镇的田间地头,更点燃了乡村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成就梦想的希望之火。教育学院将继续携手清新区及山塘镇,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巩固活动成果,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更多乡村学子的成才之路!(图文/教育学院原慧丽、助梦启航实践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