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BaiyunU News

【“百千万工程”】新芽物语突击队:IP+电商“绣”出白沙产业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量:

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新芽物语”突击队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在带队老师陈嘉雯与指导老师康信恩、游晴英、侯婧颖的带领下,赴清远市英德市白沙镇开启“文化IP设计与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实践活动。七月,“新芽物语”突击队将开启一场探索乡村文化与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实践之旅,以IP+数字电商赋能产业品牌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探寻古韵,触摸历史脉络

第一天上午,“新芽物语”突击队来到白沙镇,团镇委副书记饶帅男、副书记周科妍首先对突击队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在项目启动会上为突击队师生详细介绍了白沙镇的地域气候、土壤特点与特色产业现状。指导老师陈嘉雯结合“百千万工程”项目“文化 IP 设计与文创产品开发”的服务方案,解说了“新芽物语”突击队将通过深度挖掘白沙镇独有的非遗建筑文化、新潭村亚婆古庙等民俗文化基因,及调研特色产业,将设计出主集IP和子集IP,通过IP文化与产业实体融合,以IP+数字电商的模式进行产业文化推广,助力白沙镇农文旅产业品牌升级的工作思路。

下午,“新芽物语”突击队在白沙镇进行实践项目启动仪式。

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新芽物语”突击队在白沙镇启动项目仪式合照

仪式后,突击队成员穿梭于白沙镇新潭村的古建筑群。亚婆古庙香烟袅袅,承载着当地百姓的信仰与传承。新安围屋、邓氏祠堂砖石斑驳,无声诉说往昔故事。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是历史的鲜活注脚,让突击队成员深刻感知到白沙镇文化基因的底蕴深厚,这些非遗古建筑为新芽物语突击队后续进行文化 IP 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新潭村新安围屋镬耳楼

在新潭村调研结束,突击队成员将镬耳楼的特色与农产品小黄姜结合,设计出的IP图如下:

 新潭村镬耳楼特色结合农产品的IP图

 结合新潭村群众为纪念亚婆古庙中的唐氏与葛氏二位元代亚婆的民俗故事,突击队成员设计了二个人物IP图如下:

“新芽物语”突击队设计的元代人物IP图:唐氏(左)与葛氏(右)

温泉文旅融合,感受产业活力

 第二天,新芽物语突击队开启了探索圣泉山谷康养基地之行。温泉文化和旅游园区景观交融,规划布局里藏着文旅融合的巧思,体现了乡村文旅产业的无限潜力。

“新芽物语”突击队在圣泉山谷调研合影

突击队团队成员在观察温泉金汤、银汤

结合白沙镇温泉资源特色与茶旅融合的特色康养产业发展形势,“新芽物语”突击队成员巧思妙想,设计了代表白沙镇文旅形象的主IP沙灵如下图:

“新芽物语”突击队为白沙镇设计的主IP“沙灵”

绿茶产业走访,锚定发展根基第三天,新芽物语突击队转场白沙镇的特色产业绿茶基地。队员们挎着竹篓,亲身感受采茶的讲究:叶片采摘的部位、数量都有门道;摊晾环节,学习把控温度与通风,聆听制茶老师傅讲揉捻、发酵的传统技艺。置身茶山,看绿叶在风中轻摆,听负责人讲述种植管理的细节,知晓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当地的水土与匠心。最后,也在制茶工厂见证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制茶环节,这些经历,让突击队成员清晰触摸到白沙镇特色农业的脉搏,通过深入了解茶品种植与加工流程与沉浸式感受茶叶从茶园到成品的蜕变,茶叶清香里,农业与文化交织,清晰洞察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明白特色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活力引擎,也为后续挖掘产业文化符号、推动 “农 + 文” +“旅”融合埋下伏笔,未来“新芽物语”突击队将持续通过数字电商的传播形式,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让白沙镇绿茶茶香飘得更远。

白沙镇绿茶基地

突击队队员体验采茶工序

“新芽物语”突击队师生体验摊青工序

结合白沙镇特有的沙砾质土壤温养的绿茶,“新芽物语”突击队设计了代表白沙镇绿茶特色的主IP茶禾仙子如下图:

“新芽物语”突击队为白沙镇设计的绿茶IP“茶禾仙子”

聚焦产业,洞察发展根基第四日,槟榔香芋与麻竹笋基地里,田畴交错、生机盎然。新芽物语突击队成员走进田间,观察农户照料作物,了解种植周期、产销流程 —— 槟榔香芋的粉糯、麻竹笋的鲜脆,背后是一套成熟的产业体系。这些特色农产品,是白沙镇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实地产业调研让大家意识到,挖掘产业文化符号、推动 “农+文+旅” 融合,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为文化 IP 赋能实体产业提供新思路。

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槟榔香芋”基地

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麻竹笋”基地

结合白沙镇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新芽物语突击队设计了农产品子IP图如下:

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IP(左图“槟榔香芋”,右图“麻竹笋”)

创意赋能,激活产业文化价值

第五日,新芽物语突击队在白沙镇白沙村委举办了村民代表参与的 IP 评选会,与村民共探文化 IP 价值。新芽物语突击队秉持 “轻资产 + 重创意” 模式,挖掘白沙镇文化基因,一共设计了两个主集IP“沙灵”“茶禾仙子”与四个子集IP。期望以文化 IP 为媒,实现从 “资源禀赋” 到 “品牌资产” 跨越,推动文化与实体产业经济融合,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

“新芽物语”突击队指导老师陈嘉雯为大家说明IP的设计理念与用途

对“新芽物语”突击队的IP作品展开讨论评选

五天的下乡实践活动,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新芽物语突击队走过非遗古村落、探访特色产业基地,用脚步丈量白沙镇发展脉络;以创意为笔,绘就文化赋能的产业蓝图。(图文\工商管理学院陈嘉雯、凌戎绒、陈婷婷  责任编辑曾进、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