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励学楼107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项目院内申报动员与评审推荐会议。会议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加书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定光教授、黄滨教授担任评审专家。项目申报评审论证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邢增銮主持,项目负责人、学院高层次人才及教师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校长雍和明莅临指导。
校长雍和明出席评审会
会议首先由谢加书教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规范性"主题,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的核心指标,从选题依据的确立到文献综述的撰写、研究内容的架构设计、技术路线图的可视化呈现、创新点的凝练表述以及研究可行性的多维论证等关键模块,进行了系统性解析。特别结合自身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的实际经历,就申报书各要素的撰写策略与评审专家关注焦点提供了具有实操价值的指导建议。
评审专家发言
在课题论证环节,5位项目负责人围绕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创新路径等重点内容进行现场汇报。谢加书、彭定光、黄滨三位资深评审专家对五个申报项目通过"理论深度-学术效度-文本精度"三维评价体系开展立体化诊断。评审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清单"与"优化路线图",为后续申报材料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明确指引。
申报教师现场汇报
雍和明校长在听取课题申报团队负责人的汇报后,指出课题申报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特别强调高级别课题申报要强化学理建构与现实观照的双向互动,既要精准锚定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更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破题方案;数字化背景下,注重智能技术赋能文献研究,拓展学术视野,了解课题研究的历史渊源、研究现状、未来走向。他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聚焦研究方向、优化科研团队,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本次会议通过“项目汇报-专家点评-研讨交流”的模式,成功帮助申报教师清晰梳理问题,并搭建起专业打磨项目申报书的平台。与会教师均表示收获满满,会后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以更高标准完善申报书,全力冲刺2025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覃干莲、付金辉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露、覃干莲 责任编辑曾进、赵利兴)
评审会现场